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拉动非遗传播活力提升
——6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26 08: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7-26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6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37002,其中国家级非遗各省级行政区活力值为11294,国家级非遗各市级行政区活力值为14838,国家级非遗各县级行政区活力值为10870,较上月增长8.19%。

  非遗传播活力总体概述

  (一)地域情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拉动非遗传播活力值上涨,全国总值环比增长8.19%。从地域分布来看,浙江、北京和上海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省级前列。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潮州市和福建省泉州市位居活力展示页面市级前三位。贵州省榕江县、湖北省黄梅县和贵州省黎平县位居展示页面县级前三位。

  “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中,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优势,接下来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从不同地域增速来看,东部、东北部地区涨幅较高。

  “地区活力进步展示”板块中,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揽了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进步568位)、河北省沧州市(进步555位)和山西省临汾市(进步553位)。

  (二)非遗传承人

  藏族、蒙古族、土家族相关非遗项目传承人崭露头角。本月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报道了杨永良等非遗传承人的事迹,光明网报道了彭善尧的非遗故事,有效带动相关传承人杨永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金巴扎木苏[格萨(斯)尔]和彭善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播活力值提升,纷纷进入国家级传承人活力榜前30名。

  传统音乐项目左权开花调、冀中笙管乐传承人活力值突飞猛进。本月,国家级非遗左权开花调传承人刘改鱼亮相央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再次唱响经典曲目《桃花红杏花白》;国家级非遗冀中笙管乐传承人蔡保恒守护非遗、让古曲再绽新颜的故事,被新华社等媒体宣传报道。受此影响,本月刘改鱼和蔡保恒双双升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步榜前10名,传播活力值环比增长均超100%。

  (三)非遗老字号企业

  糕点、酒类利用端午节契机开展营销,提升老字号传播活力。本月,五芳斋抓住端午节时机,利用虚拟品牌代言人“五糯糯”,通过电商、跨界联名等方式,开展了系列营销活动。受此影响,本月传播活力值增长300%。茅台通过举办癸卯年(2023)端午大典,邀请纪连海等共同参与“端午祭麦”活动,增强品牌传播活力;泸州老窖利用端午节、父亲节开展了系列线上刷屏和线下促销活动。受此影响,本月茅台、泸州老窖分别位居中华老字号排行榜第2名和第3名。

  多家老字号企业通过多元化创新经营显著提升传播活力。本月,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面向青年一代新消费人群的商业品牌“予寻”,进军潮玩、潮流艺术等赛道,在751艺术区启动艺术共创计划。受此影响,其传播活力值攀升至中华老字号排行榜第7名,传播活力值环比增长168.57%。内联升布鞋总店推出联名款布鞋,销售“大内·宫保”咖啡,开设非遗博物馆,通过多元化经营创新,带动本月传播活力值环比增长28.57%。

  (四)非遗门类

  端午节非遗活动遍地开花,拉动民俗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传播活力值显著增长。端午节前后,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多地举办上千场包粽子、赛龙舟、非遗展演等端午主题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泰国、巴基斯坦、英国等海外华人华侨也举行了盛大的端午节庆活动。受此影响,本月,端午节相关民俗项目传播活力环比增长294.74%;赛龙舟传播活力跃居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第一名,传播活力环比增长789.55%。

  非遗传播活力典型事件

  (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遍地开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省区市举办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等在内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9800多项,其中线下活动6300多项。内蒙古非遗集市主场活动、海南非遗购物节、宁夏宣传展示月主会场活动等全国各地活动陆续举办,引导广大民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举办,展示了近年来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集中呈现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保护成果

  6月9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等单位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等单位承办的“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湖北武汉举办。活动邀请全国144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209个保护单位的千余名演职人员齐聚江城,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国曲艺保护传承发展最新成果。活动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曲艺驻场演出及曲艺惠民演出活动120余场,现场观看人次达到2.6万。其间,还举办了座谈交流、成果展等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曲艺驻场演出,推动曲艺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并通过云上剧场、云端访谈、直播等形式开展“曲艺云上江城秀”活动,全面呈现非遗曲艺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曲艺的传播力、影响力。

  (三)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举办,民众共享非遗魅力

  6月25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在湖南图书馆正式开展。该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219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展联映。特展依托近年来我国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的成果,展示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43个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取得的可喜进展。此次展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引导民众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共享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

  下月研判

  综合大数据分析,未来一个月,为丰富暑假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将纷纷推出非遗研学游、非遗体验、非遗暑期培训班、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预计下月非遗传播活力值会与6月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