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同时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中芭新剧目《小美人鱼》于9月24日至28日在天桥剧场进行中国首演。
《小美人鱼》取材于中国观众熟悉的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主人公追求真、善、美和为实现梦想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打动人心。该剧是国际顶尖编导、德国汉堡芭蕾舞团团长约翰·诺伊梅尔先生创作于2005年的新作品。引进、排演该剧既是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也是中德两国建交40周年的硕果,是近年来中芭在国家支持下积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剧被纳入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体现了剧团在舞蹈、音乐、舞美等方面的最新综合水平。
选择这部舞剧所基于的考虑是,与国际大师合作,可以极大提升中芭艺术质量和品牌价值,与约翰·诺伊梅尔大师合作,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和探索。从长远看,高水准、高难度的引进、消化工作将锻炼各部门、各岗位,使剧团未来发展受益匪浅。
24日首演当天,德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团长专程从德国飞抵北京观看此剧。德国舞协主席表示:中芭在中德建交40周年这个时机演出《小美人鱼》特别合适,演员们把大师作品表现得非常深刻,这样的演绎震撼极了!
很多观众通过中芭官方微博发表感想,第一位发言的观众说:《小美人鱼》让人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观赏体验。我们看不到过多的炫技,在一幕幕幽暗和明亮的空间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以及约翰·诺伊梅尔的悲悯情怀。小美人鱼的扮演者朱妍十分完美地把握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演技超赞。
著名舞蹈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先生第一时间发表题为《大师大手笔,中芭新时期》的评论文章,他认为,这次首演堪称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意义非同小可,诺伊梅尔的作品堪称世界芭蕾之巅的精品,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更是闻名于天下,因此,能有资格排练并最终首演他的作品,本身就标志着中芭在攀登世界芭蕾之巅的艰难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诺伊梅尔大师启程回国前说:《小美人鱼》的成功首演只是前一段合作的小结点,不是终点。他理解创作的困难和艰辛,为中芭排除万难、始终坚持艺术第一的精神感动。虽然语言不通,但他相信,他已经与中芭、与中国建立了内心的沟通。
引进诺伊梅尔大师的作品历时13年。1999年,他带领汉堡芭蕾舞团第一次访华演出,当时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邀请他参观中芭并商谈合作的可能性。2010年,通过邀请中芭演员参加汉堡尼金斯基芭蕾艺术节庆典演出,他看到了中芭新时期的艺术水准,并决定邀请剧团次年参加艺术节开幕式,通过这次演出,他看到了剧团的实力和潜力,对冯英团长和剧团清晰、严谨并且深入的艺术观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决定合作之后,诺伊梅尔大师先后五次来京挑选演员并指导排练。
《小美人鱼》能够顺利首演,离不开几代艺术家的奋斗,是他们让中芭逐步树立国际声誉,引起了大师的关注,奠定了合作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离不开政府部门和赞助机构的资金支持,在版权费、制作费等支出高达1800万的情况下,没有资金保障,排演工作寸步难行。
正如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弗兰克·安德森先生所说:《小美人鱼》为芭蕾在中国的创作、演出设定了新标准,中国观众将会记住这个作品,并由此对中芭产生新期待、新要求。 (来源:中央芭蕾舞团)
上一篇: 《家园的穿越》圆梦中秋 |
下一篇: 中央芭蕾舞团《小美人鱼》中国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