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是最为重要的骨干成员,而这个群体的现代知识水准及历史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社会活动规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运用到处理各种新情况、解决各种新问题上去,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时强调,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党员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吹响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上的。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凝聚着智慧的力量,蕴藏着道德的精髓,它跨越时空撞击我们的心扉,触及我们的心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学习和把握中国历史文化中丰厚的人文知识、宝贵的道德精神、丰富的历史经验,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力量。
一、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历史观。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史学思想史”课程,从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入手,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子,使中国的知识界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了全新的领悟,并随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关于历史观,李大钊说:“前途渺渺,后顾茫茫,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当时的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思想流派,而李大钊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指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些基本原理,在今天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在90年前却给了中国革命者一种崭新的思想方法。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思想基础,他们长期以来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是因为有一个高尚的追求和一条可行的道路。他们坚信这一切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所以才能不离不弃,甘心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人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在说明着这样一个道理。
二、党员干部要积极提升历史文化素养,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历史是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前人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智慧,也是前人经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史鉴今,是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之所以要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自觉提升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就是因为不论处在哪一级层次和哪一个岗位,都要通过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一个人的一生只有几十年,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更有作为,而前人的肩膀就在历史之中。习近平同志讲:“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这段话,很值得我们的党员干部悉心体会。
三、党员干部要努力提高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加强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学习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标,决不是头脑里的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描绘了美好的情景。胡锦涛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在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现实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既是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立足点。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进一步增强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把它们坚持好、贯彻好、运用好。要十分珍惜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规律性趋势,进一步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大势,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丰厚的历史人文知识是提升文化素质的发祥地;宝贵的民族道德精神是加强思想修养的大本营;丰富的历史经验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教科书。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而提高自身素质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不断地学习。以科学的学习态度,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努力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政权的更迭、朝代的兴衰、文化传统的演变以及和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提高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