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包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信息专报第十一期
发布时间:2014-12-23 15:21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23

包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第11

 

发挥职能作用  注重文化惠民

土右旗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足发展

 

近年来,土右旗积极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文化生态立旗”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文化惠民为目标,推动全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足发展。2014年,土右旗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8个乡镇文化站、80个村文化活动室、1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289个“草原书屋”;采取社会投入和群众自筹资金的方式,建成近112家文化大院,其中小召子白光保、萨拉齐镇郭小平文化大院分别被评为自治区“十佳文化大院”。基层文化站点总面积达到282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90%,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实现了便民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搭建大规模文化传承发展平台。建成总投资3.5亿元的土右旗敕勒川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文化活动交流中心和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重点加强城区“三馆一院”等场馆标准化建设,实施了总投资1.2亿元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影剧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场所改造、功能拓展、图书购置、设备配置、电影院线开通、借阅软件安装、电子信息阅览、宣传文化长廊、非遗书画展厅布置等建设工程

实施全覆盖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实施广播村村通和电视户户通工程,全旗的广播电视数字信号实现全覆盖,广播入村率达到100%,率先在自治区实现了广播“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目前共完成8个乡镇289个行政村近7万户数字电视入户安装工作,成为自治区首家城乡数字电视全覆盖旗县;在全旗28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频道,搭建起了传播先进文化、培育新型农民的综合服务平台。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美丽幸福新固阳

—固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亮点工作

 

    固阳县启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形成了“领导重视、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全面推开、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打造“固阳文化新地标”。固阳县正在建设的文化艺术中心按照高于部颁一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标准,将成为全县最大的文化聚集地。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占地面积41062.8㎡,建筑面积17823㎡,投入1.2亿元,包括文化馆2530㎡、图书馆2500㎡、博物馆6655㎡、影剧院2971㎡、体育馆3176㎡五个单体建筑。项目功能配套设施齐全,按照不同的群众需求,能够提供运动健身、影视文化、展览展示、会议会务、图书阅览和群众活动等各类文体服务。目前,该项目五个馆主体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设计,2015年上半年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打造“标准化”乡镇街道文化站。固阳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镇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6万元完成了全县6个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配备了各类活动设施设备,设立书刊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打造“静”、“动”分区的社区文化活动新路径。2014年,固阳县借助“精街道、强社区”和棚户区改造等多种形式完成了5个社区文化室的建设。明安社区700㎡的文化室按照动静分离的思路,其中300㎡的文化室为广大爱好书法、摄影、图书阅览、下棋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安静而有氛围的文化活动场所,200㎡的文化大院和200㎡的舞蹈排练室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技、舞蹈排练等动态活动,将“动”与“静”的文体活动分区域进行,互不干扰。支农、杨圪楞社区文化室已投入使用,正在进行室内布置;繁荣社区正在建设260㎡的文化室;新民社区通过扩建方式与镇文化站整合利用300㎡的文化活动室。2015年,计划新建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社区文化室全覆盖。

    打造村文化室“示范点”。固阳104个行政村的草原书屋已全覆盖。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要求,固阳县对村文化室建设进行了规划,建成标准村文化室49个。今年,又建成了15个村文化室和15个村文化广场,并配备了健身路径。在常住人口较集中的社区和行政村,重点打造精品文化室,设置具有固阳人文历史特色的文化长廊,设立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通过宣传展示的方式发挥文化室的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计划新建村文化室9个,常住人口少的行政村,将采取流动的方式进行文化服务,实现全县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