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简报总第30期
发布时间:2015-01-23 11:1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1-23

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总第30    2014年12月24

 

 

 

目   录

 

【学习培训】

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培训班开班

【领导督导】

副市长史可督导渝水区创建工作

【县区动态】

分宜县文广新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南安中学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渝水区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培训班开班

 

    12月18,新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培训班开班,市委副书记董晓健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史可出席。

    董晓健在培训班上强调,去年下半年,我市被文化部列为全国第二批32个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通过示范区的创建,我市将代表江西省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承担着在全国、全省先行一步,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引领文化科学发展重要使命。

    董晓健指出,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意义,做好创建工作是实现发展至上、富民为先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具体行动,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强力推进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设施条件,使我市的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设施设置率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国家示范区的标准。要狠抓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做好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高效地开展创建工作。要全力以赴把握创建机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示范区创建的重点难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督导,合力攻坚,确保创建目标圆满完成。

培训班还详细讲解了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工作路线图以及具体工作措施。                          

   (市创建办)

副市长史可督导渝水区创建工作

 

    12月23,新余市副市长史可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万小亻毛的陪同下来到渝水区督导街道办的创建工作。

    上午,史可在渝水区政府4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渝水区街道办创建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渝水区副区长谢云萍,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全区五个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督导组全体成员和创建办工作人员。

    会上,五个办事处分管领导分别对本地创建进展情况和2015年社区文体活动、宣传工作的安排进行了详细汇报。

史可强调,后阶段创建工作应围绕着“市区联动、社会参与、共创共建、资源共享、文化惠民”等五个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丰富文体活动内容,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及设施设备的免费开放工作,真正做到全民共享文化创建的成果。

    会后,史可一行来到城南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百花湖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察看,在了解了相关情况之后,史可对城南办及百花湖社区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并要求街道和社区应进一步加大文化活动开展和宣传工作的力度,切实发挥街道和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渝水区创建办)

 

分宜县文广新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12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分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国家文化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据了解,这是全国文化系统最高政府表彰,每5年一届。全省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共有5个,分宜县文广新局是江西省本届唯一荣获该奖项的县局。

    近年来,分宜县文广新局以“打造文化大县,建设经济强县”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采取“夯实事业基础,构建服务网络,发展支柱产业,打造艺术精品”四轮驱动,推动分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局先后成立舞蹈协会、采茶戏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文学协会等多支文化艺术组织,县、乡、村(社区)组建了260多支文艺队伍,全县文化从业人员达15000余人。全县10个乡镇全部新建了综合文化站, 128个行政村建立了143家农家书屋。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先后被授予国家一级馆。少儿舞蹈节目获得第九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并先后荣获江西省文化先进县、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全省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分宜县文广新局  袁建兵)

 

南安中学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近年来,为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渝水区南安中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克服地域偏远、师资力量单薄等各种不利因素,组织开展灯谜竞猜、剪纸艺术、乒乓球、篮球、书法、读书会等各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兴趣班,打造了一道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大餐。

安全文化筑牢校园安全网。通过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青少年预防犯罪等专题讲座,交通安全标识学习,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并以运动文化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课外兴趣小组,每周开展活动,参加小组的学生达40余名。   

艺术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灯谜艺术、剪纸艺术、板报艺术和书法是该校的特色艺术文化,由专门的教师组织并每月开展评比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同学们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深受师生欢迎。

    汇演文化加强学生协作意识。充分发挥孩子喜爱热闹的天性,利用元旦、六一、国庆等各种节假日开展文艺汇演活动,在展示学生个性和文艺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渝水区南安乡人民政府  黄青红)

 

渝水区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协调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12月12,渝水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区政府八楼会议室召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龚云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谢云萍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渝水区文广新局主要领导渝水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协调组成员、联络员,各乡镇(办)分管领导、文化站长,区创建办、督导组全体成员。                                                               

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区创建工作情况,对2015年创建工作要点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讨论了《渝水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渝水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机制工作方案》《渝水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议事规则》《渝水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成员及联络员名单》及《渝水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五个征求意见稿。

    会议要求各协调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工作的上传下达、协调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的提高创建示范区知晓度,各协调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实际,寻求突破,正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克服“等、靠、要”思想,更好更快的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会议肯定了2014年以来全区创建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重要性,要切实发挥创建工作协调组在全区创建工作中的统筹、组织、协调等重要作用。

                                     (渝水区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