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项工作 >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简讯第35期
发布时间:2015-10-14 11:1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10-14
  

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7月16日

 

延伸图书馆服务 书香飘进百姓心

——之一多举措多形式开展流动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四性”: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目标是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性高。最根本在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并实现均等化。为进一步推进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西宁市图书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阵地,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延伸服务。打造以市图书馆为总馆,区县图书馆、少儿分馆、社区流动图书馆为成员馆,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电子图书下载机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为补充,“阳光书吧”为品牌,数字图书馆为虚拟服务的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文化书香飘进百姓的心中,丰富百姓的精神世界。

  流动图书馆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   西宁市图书馆立足本馆实际,突破传统图书馆只限于馆内借阅的服务模式,本着“方便读者、服务社区”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率先在西宁地区创建了20家社区流动图书馆(站)和10家少儿分馆,将自己的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学校,开展流动服务,定期配送图书,并在开展内阅外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宣传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初步形成了以西宁市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四区三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社区流动图书馆及少儿分馆创建至今共投入书刊架150多个,阅览桌椅200多套,电脑46台;图书10万余册,期刊2000多种。西宁市数字图书馆提供的140万册电子图书、2000余种电子期刊及少儿漫画、科普视频、名家讲座等数字资源均可在社区流动图书馆及少儿分馆共享。夏都市民大讲堂及各类读书活动均以社区流动图书馆及少儿分馆为载体有效开展,全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被称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

  流动图书车获广大市民好评  西宁市图书馆积极利用流动图书车作为流动服务阵地,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流动服务进基层活动和常态化流动借阅活动。

  自2014年10月,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给西宁市图书馆配发图书流动车以来,该馆充分发挥图书流动车灵活便捷、电子设施齐全、图书服务功能强大的特性,先后多次深入山村小学开展图书流动借阅服务及视频讲座播放活动。在2015年春节文化活动中,流动图书车也大显身手,深入我市四区各大广场、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图书漂流以旧换新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好评。在不定期的利用图书流动车深入基层活动的基础上,西宁市图书馆还制定了图书流动车常态化工作机制。在麒麟湾固定场地设立图书馆流动服务点,每周全天候免费开放服务,开展纸质图书和报刊借阅服务、读者免费办证、咨询服务和图书馆宣传服务,把图书馆的公益性和便民性发挥到最大化,切实解决服务读者“最后一公里”问题。

  流动书屋方便农民工借书   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益化、均等化的原则,西宁市图书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市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三家建筑工地开设了首批3家农民工流动书屋,配送图书1500余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本期发至: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成员,本局各领导,局办公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