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0月14日
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体制机制
——我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
“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提供公益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以实现服务宗旨为目标,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领域改革方面的要求和部署,也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一项内容。我市以大通县图书馆为试点,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
2015年5月至9月,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征求建议,大通县图书馆拟定《大通县图书馆理事会组建工作方案》、制订章程、确定理事会成员范围,大量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各项工作顺利启动。大通县图书馆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紧紧抓住“建、管”两个环节,大力推进以“选用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为理事会理事长,各相关单位工作骨干、读者代表为理事”的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决策、监督,实现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使大通县图书馆真正成为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截至目前,各单位理事人选推荐工作已完成。经过对《大通县图书馆理事会组建工作方案》的不断论证、修改、完善,将于10月31日召开大通县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理事,研究讨论理事会相关章程。这标志着我市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大通县图书馆理事会成立后,结合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形成大通县图书馆理事会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图书馆管理层负责执行和管理的治理模式。通过积极探索和改进单位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并就图书馆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等定期组织公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升公众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化的事业单位运行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途径。此次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是我市文化领域改革重点工作,此项工作的推进,将为我市创新机制,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促进公益性事业发展做出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