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西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区现有6287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从事人员达10万余人。实现自治区和7地(市)有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74个县(区)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697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5492个行政村(居)有文化活动室等五级公共文化场所。
强化品牌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西藏打造“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格桑花”演出季、林芝桃花节等群众性常态化品牌活动90余个,特别是“格桑花”演出季各项活动,极大推动了西藏歌舞、藏戏、唐卡、格萨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强化阵地建设,全力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西藏先后创建1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24个“西藏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林芝市、山南市、拉萨市、日喀则市分批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那曲班戈县“乡音乡情-牧区流动文化服务机制”、阿里噶尔县“县(区)艺术团建设”等7个项目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内容。完成全区15座重点寺庙“四馆”挂牌。
强化数字赋能,打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通道。西藏完成《西藏藏戏资源专题库》《西藏民间舞蹈》《格萨尔史诗多媒体资源库》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汇聚,完成578函(67000余叶)珍贵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多层面、多渠道获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一篇: 西藏以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 西藏多措并举谱写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