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999年统计资料表明,中央直属剧团经过改革后,剧团效益明显强于省直剧团。尽管中直剧团平均每团演职人数258人,比省直剧团多115人,但全年财政补贴却比省直平均每团少19万元,人均补贴少近1万元。中直平均每团的全年事业收入329万元,远远超过了省直剧团246万元,中直剧团的年演出收入平均每团304万元,也比省直剧团多235万元。事业收入的大幅增加,使中直剧团平均每团的经费自给率达60.6%,超过省直剧团30.3个百分点。虽然中直剧团的效益指标略强于省直剧团,但其全年平均每团演出场次却只有166场,比省直剧团少演25场。中直剧团到农村演出更是少得可怜,平均每团年演出只有近5场,而省直剧团却达50场。由于中直剧团在城市演出多,排练制作费平均每团高达71万元,比省直剧团多42万元,因而,中直平均每团的年总支出高达1029万元,比省直剧团多1倍;人均支出近4万元,也比省直剧团多1万元。正是由于中直剧团的排练制作费高,演出成本高,票价也高,使中直剧团虽然演出场次少,但演出收入远远高于省直剧团。中直剧团平均每团财政补贴和人均补贴低于省直剧团的主要原因是,中直剧团经过改革后,演职人员的用人机制进行了调整,使剧团卸下人员臃肿的包袱,而省直剧团则仍背着沉重的人员包袱,造成财政补贴高,主要用于人头费支出,而用于业务支出较少的现象,所以,省直剧团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对现有剧团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才会有实质的变化和发展。
全国文化部门剧团按经济类型比较,集体剧团充满活力。具体表现在:(1)集体剧团的演职人数平均每团41人,比国有剧团每团少20人;(2)集体剧团平均每团财政补贴和人均补贴为19.6万元和0.48万元,分别比国有剧团少补贴55万元和0.75万元;(3)集体剧团的平均每团总支出和人均支出为39万元和2万元,分别比国有剧团少74万元和6万元;(4)集体剧团平均每团演出217场,到农村演出158场,分别比国有剧团多演出77场和82场;(5)尽管集体剧团平均每团事业收入只有15万元,演出收入14万元,分别比国有剧团少9万元和6万元,但由于集体剧团演出场次多,且排练制作费每团仅为2万元,低于国有剧团近6万元,演出收入占事业收入的比重达94.2%,超过国有剧团8.7个百分点,使集体剧团的经费自给率高达47.6%,超过国有剧团16.4个百分点。随着全国财政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的加快,使文化部门的2632个艺术表演团体将面临着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占领市场的问题。为了生存和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品位的不断提高的要求,对现有的全国艺术表团体体制改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