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龙岩市文广新局积极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23 14:31 来源: 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信息来源: 2018-03-23
    2017年1月,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文化部批准设立以来,龙岩市以建设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重要抓手,以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
    一、全面普查,摸清现状
    一是强化非遗普查。在全市134个乡镇2000个村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及认定登记工作,着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以及传承人情况,进行全方位深入普查,及时搞好普查的收集、认定、登记和汇总工作。全市共收集到各类非遗线索115820条,各类非遗项目36295个,内容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17个方面。二是强化数据管理。将普查成果汇编成册,结集出版142本非遗普查成果集,市、县文化部门组织编辑出版《闽西文化遗产》系列丛书7册,抢救摄录各类非遗传承人影像资料121盘(碟),编辑出版各类客家文化研究书籍283册,客家文化期刊13种,通过文字资料以及数据库存储等各种方式,全面加强普查资料数据的管理。龙岩学院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建立了福建省最大的客家文化数据库。三是强化理论研究。先后成立了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客家文化龙岩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创办了《环球客家》、《客家纵横》等杂志。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客家文化研究机构8个,客家文化刊物 13种,成为加强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的重要载体。2017年6月和12月,分别在长汀县和龙岩学院召开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理论研讨会。
    二、积极应对,加强保护
    一是加强非遗保护。着重加强对闽西汉剧、十番音乐、客家山歌、客家戏曲、客家节庆民俗等非遗保护,广泛收集整理客家传统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珍贵史料以及民间老艺人的作品,通过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整理和抢救保护,市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市财政每年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市艺校定向培养汉剧人才。永定区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大力支持国家级非遗永定万应茶保护和传承,去年产值近2.7亿。二是加强文物保护。通过财政投入以及民间集资等方式,先后筹集10多亿元资金,重点加强上杭李氏大宗祠、长汀古城墙、连城培田古民居、四堡雕板印刷基地等重要文化遗产的维修和抢救保护。截止目前,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3处117个点、省级80处110个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街)12个、省级历史名镇(村、街)1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个,中国传统村落34个,省级传统村落29个。三是加强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努力,龙岩市逐步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有8个、32个、45个、 22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有3人、27人、67人。闽西汉剧、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带徒传艺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共65批2000余人次。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是抓试点区域建设。将单一项目、单一形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形式的综合性保护,推动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确定长汀汀州古城区客家山歌、连城罗坊走古事、上杭白砂客家木偶、永定下洋中川客家民俗等20个点为第一批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全市统一组织实施,明确各级责任,推进整体保护,确保试点建设效果,发挥带动示范效应。二是抓展示区建设。投入30多亿元先后建成龙岩市客家祖地博物馆、上杭县客家族谱馆及客家缘文化中心、武平县客家文博园、连城县非遗博物馆、长汀县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等场馆,成为我市传承展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2017年12月武平县定光佛文化园区被国务院台办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永定湖坑、连城培田和长汀古城区这三处文化遗产较为密集、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分别建立文化遗产展示区,制定相应的整体性保护规划、传承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提升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水平。三是抓传习中心建设。在全市设立41个综合性传习中心、传习点63个,制定不同传承计划,推动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工作,不断培养和壮大传承队伍。鼓励社会各界主动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全市由民间自筹资金建设的各种非遗展馆(厅)、非遗传习中心达10多处,成为龙岩市传承保护非遗的一支重要力量。(摘编自:文化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