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13-09-16 15:00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3-09-16

  在文化部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来宾市的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 8月26~29日顺利通过了验收组的实地检查验收。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素有“桂中”之称,是2002年12月28日成立的地级市。辖6个县(市、区),总人口260万,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占75%。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519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可用财力仅10亿元。作为经济欠发达、百业待兴的年轻城市,创建前,我市文化设施奇缺,市级无“三馆一院”,县级“两馆一站”大部分不达标,村级文化设施几乎为零;文化人才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当时农村文化生活的现实写照。来宾人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开始,我市创造性地实施农村“求知、求技、求乐”三求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特别是2011年5月有幸成为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有效推进了各项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均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考评,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多方筹资。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30亿元投入示范区建设。三是注重制度设计。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圆满完成了多个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四是加强督导评估。建立了指标评估体系,实行“每周一报告、每月一督查”制度,强力推进创建工作。五是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媒体报道创建新闻900多篇,并通过山歌、网站、短信、海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使创建工作入脑入心,得到了城乡群众的广泛拥护、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创建指标和规划落实情况 

  来宾市严格对照创建指标和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为突破口,较好地推进了各项创建工作。在国家验收组实地验收时,我市的61个指标,58个优秀,3个达标,基本得分88.3分。创建指标和规划落实情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通过财政投入、上级补助、BT融资、部门扶持、企业支持、群众自筹、整合资源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强市、县、乡、村文体场馆建设。市级“三馆一院”建成并免费开放;6个县(市、区)均设置文图博三馆,且文图两馆均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70个乡镇(街道)设置综合文化站67个;72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艺舞台、灯光篮球场,并向自然屯广泛延伸。85%的社区设置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全市文化场所室内面积由创建前的7.8万平方米增至19万平方米,实现场馆面积翻番;室外文体活动场地达到129万平方米。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常态化。全市投入1.57亿元保证免费大开放、文艺大展演、图书大阅读、文化大培训等重大文化活动常态化,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两年来,全市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山歌会1万多场,篮球赛5万多场,电影下乡1.2万多场,开展各类培训2万多次,服务群众200多万人次。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规模化。全市有在职在编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人员480名。每个行政村(社区)都配有1名财政补贴的村级文体管理员。组建了1012支农民文艺队和1297支农民篮球队。招募文化志愿者3850人。成立文化协会250多个。 

  (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了各级电子阅览室和网上文图两馆。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1个市分中心、6个县级支中心、62个乡镇服务点、1023个农村远程教育终端。 

  (五)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出台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绩效考评细则》、《来宾市“文化结亲”活动实施方案》、《来宾市配备行政村(社区)文化体育管理员工作细则》等50多个文件,在组织领导、活动策划、检查指导、宣传发动、经费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评估等方面做到了制度化。 

  三、主要工作亮点及成效 

  来宾市以“小财政”办“大文化”,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为主要经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得到了验收组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并总结了我市5大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可概括为“三四五六”: 

  (一)“三个率先”夯实基层文化阵地 

  1.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八个一”建设在全国率先全覆盖。 自治区补助0.53亿元,市级每年拍卖市城区土地投入1.3亿元,县级财政投入1.2亿元,社会力量投工投劳捐款捐物投入0.9亿元,共投入近4亿元在771个行政村(社区)实施“三求”文化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八个一”,即建设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公厕、一个垃圾池,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 

  2.乡村少年宫建设在西部率先全覆盖。投入资金4940万元,并整合学校和农村闲置场地,建成乡村少年宫837个,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使农村留守儿童有了课外乐园。 

  3.基层小广播建设在广西率先全覆盖。市、县两级财政投入1250万元,整合村村通专项资金和社会捐款2280万元,建设了县广播中心、乡镇广播站、村(屯)广播系统,广播网络覆盖各村屯,满足了农村群众听新闻、赏音乐、传农事、避险情的需求。 

  (二) “四个抓手”探索创建路径 

  1.以区市同建为抓手,实现示范带动。从2010年开始,广西以“来宾模式”在全区开展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列入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范围,列入绩效考评和财政预算,全面推广。目前已经投入7亿元建设了4000个村级服务中心,在广西形成了以来宾市为重点、全区全面铺开的建设局面。文化部在张家港召开创建经验交流会议上,广西以“来宾经验”作了典型发言。 

  2.以“两城”同创为抓手,实现齐头并进。2011 年,我市同时获得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的创建资格。我市对这两大创建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一督查、统一考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特别是农村文体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广受群众欢迎的新模式。 

  3.以整合资源为抓手,实现重心下移。我市将分散在文化、科技、体育、农业、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等十多个部门的涉农资金、项目和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发挥最大效益。每年整合的资金约0.5亿元。 

  4.以百里示范为抓手,实现特色引路。我市将贯穿全市的380公里主要公路沿线的26个乡镇100个村屯连成一片集中打造,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建设文明村镇、民族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名村、特色活动名村、特色旅游名村等示范村,打造一条“村容整洁、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特色浓郁”的来宾百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带,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五大机制”创新制度保障 

  1.实行建管用机制,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建设过程中,明确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为“八个一”。在管理使用上,建立了村文体管理员、文体团队“以用代管”的自我管理机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政府部门帮扶、文化机构指导的两大帮扶机制,日常活动经费得到保障,形成了长效机制。2011年,中央文明办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 

  2.实行“文化结亲”机制,保障文化活动良性互动。一是城乡“文化结亲”。各级领导和部门定期开展文化下乡和文体联谊活动,并邀请农村文艺队、篮球队进城演出、比赛。二是国内“文化结亲”。我市组织群众文化进京展演;中央电视台组织“心连心”艺术团到我市慰问演出;文化部组织志愿者到我市开展文化援助活动;每年与自治区及红水河流域的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三是国外“文化结亲”。“魅力来宾·风采八桂”唱响韩国;法国和波兰的歌舞团多次到我市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3.实行大展演机制,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一是开展民族品牌文化大展演。市、县两级定期分别举办来宾市红水河文化艺术节、忻城县土司文化旅游节、合山市赏石文化艺术节、金秀县世界瑶都生态养生文化节、象州县温泉旅游文化节、武宣县八仙女文化艺术节、兴宾区盘古文化节等大型品牌文化展演活动。二是开展群众文艺大展演。形成了“市级天天演、县级周周演、乡镇月月演、村级季季演”的展演体系,我市因此被列为广西实施 “千团万场”、“和谐文化在基层”活动的试点市。 

  4.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市培养10名文化领军人物、100名县乡基层文化骨干、1000名农村文艺骨干。文化人才和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其中:我市农民自编自演的彩调快板《逛新村》获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最高奖——“精萃奖”;蜂鼓说唱《李宁还乡》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会演三等奖。 

  5.实行绩效考评机制,保障创建工作强力推进。制定出台了《来宾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绩效考评细则》,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执行免费开放的量化管理考评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六个明显”凸显创建成效 

  1.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了“永不落幕的文艺演出、永不散场的体育赛事、永远跟党走的文化阵地”。并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组织开展了各类技术培训2万多期,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培养农村种养大户1万多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00多个,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1元,同比增长15.8%,使基层广大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2.城乡文化服务差别明显缩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并逐渐向自然村延伸;数字化资源服务网络也拓展至724个行政村,加上基层小广播的进村入户全覆盖,农村群众可以随时就近享受各种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市通过各级公共文化免费开放场所,引导群众自觉地享受文化与休闲,并通过开设各级文化讲堂,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改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村村建起文化舞台,屯屯有球赛场地,寨寨有温馨的农家书屋。山歌唱起来,篮球蹦起来,健身热起来,舞蹈跳起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4.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文化结亲”活动中,结合开展党的政策宣传和访贫问苦活动,为基层群众“送欢乐、解忧愁”。两年来,共组织演出、山歌会1万多场次,放电影1.2万多场,结对慰问2万农户,走访联系20万农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14万件。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广大群众有了依靠和精神乐园,赌博、偷盗、打架闹事、上访等现象明显减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与三年前相比,2012年全市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了24.8%和43.4%,农村治安案件下降了67%,农村“三大纠纷”案件下降了37%。 

  5.来宾形象明显改观。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风日益文明,曾经彪悍的民风逐渐被“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的来宾精神所取代,投资环境极大改善,社会安全感和投资环境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名列全区前茅,来宾的对外形象明显改观。《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家媒体分别以《文化“魔力”聚人心农民足不出村,就能打球、看戏、进图书馆》、《广西来宾:乡村奏出文化新曲》等为题分别作了专题报道,给予了积极评价。 

  6.“五位一体”良性互动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我市通过示范区创建活动,促进了“五位一体”建设在基层的良性互动。通过“求知、求技”培训,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素质提高了,技能增强了,致富本来提升了,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和村民自治、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和谐。2008—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2年全市完成造林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5%。 

  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的工作思路 

  来宾市将以这次达标验收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五位一体”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健全长效机制。制定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按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图书馆等场馆建设,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把创建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继续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推进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二)深化来宾模式。结合我市民族地区特色,深化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来宾模式”,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重心下移、服务下移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三)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服务供给、文化组织支撑保障工作,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切实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标准化、便捷化、大众化、均等化、信息化”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