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交流材料—重庆市北碚区
发布时间:2014-04-04 10:54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4-04

积极探索    创新实践

构建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北碚区自去年8月成功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后,全区上下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创建工作中。区委书记龙华在全区创建示范区动员大会上强调要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魄力和“创必成”的信念,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将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围绕北碚区城市化背景下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践。

一、以推进均等为核心,探索文化服务底线标准

北碚区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突出均等性、制度性,注重开放性,坚持“无差别”原则。按照“三四五”的工作思路,突出“三个坚持”,把握“四个原则”统一“五个标准”。拟定出本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方案。

一是设施建设标准。根据居民使用频率、设施规模效益对文化设施进行分级,明确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明确各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功能分区与服务项目;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租赁、新建,与企业合作共建共享,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等多种形式实现终端多位一体。

二是服务配套标准。明确了管理主体与实施主体的统一,岗位职责与公共文化服务种类的一致;明确了人均基本公共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标准经费投入,统一了各级财政投入比例;明确了人员配置,对入编数量、入编方式、具体条件、工作职责、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规定。

三是人均占有标准。对本地区基层设施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制定底线标准,明确了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占有率、公共文化制度设计人均享受等级、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万人占有率、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与保障人均占有率。

四是反馈考评机制。底线标准通过一定周期运行、绩效考评,验证其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是否优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二、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拓展公共文化发展空间

适应新时期、新发展所赋予的新任务,立足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的要求,高度整合、科学分类区域文化资源,探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以数字技术给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集成区域内各文化单位数字资源,以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等为传输载体,向城乡市民推送文化信息、文化产品,展示文化地图、地方文化,提供便民服务、数字资源阅览下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移动客户端、大型外展触摸平台、传统PC端、数字电视机等新兴媒体终端提供服务。今年六月,北碚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将上线试运行。

    二是创新数字文化馆建设。以“实现大众普遍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理念,利用数字手段,突破传统文化馆服务时间和空间限制,充分考虑主流人群的现实需求,以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为基本内容,特别增设本地原创和本地特色的艺术作品欣赏等服务。以网站、数字文化体验厅、移动终端APP为主要服务方式,开展远程网络教学,设置音乐、舞蹈戏曲等12个数字体验区,建设手机客户端、开通微信微博等现代主流信息推送方式,实现文化馆从传统的实体馆向数字的虚拟馆服务转型。

三、以提升效能为目的,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为破解传统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瓶颈难题,提升服务效能,北碚区在开展流通服务、建立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上展开了实践与探索。

一是逐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为最大限度的向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北碚区先行先试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按照“1+N”管理格局,“三五五”运行模式和“总分总”服务保障,构建长效服务管理机制。

——“1+N”管理格局。依托重庆市“一卡通”管理平台,以区图书馆为管理中心,以镇街、村社区乃至有条件的文化大院、文化会所等为基层服务点,构建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网络,提升图书流通和服务能力。截止2013年底,全区17个镇街已开通通借通还服务,办理读者卡3835张,可通借通还的书刊达到15万册。

——“三五五”运行模式各基层服务点做到硬件上统一标识、设备配套,运行上统一管理、流程顺畅,软件上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实现建设、管理和服务三个一体化;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及基础终端五级网络;打造居民学校、宣传阵地、娱乐中心、创作基地和精神家园五大功能。

——“总分总”服务保障。在人员上,完善基层图书管理员登记备案和上岗审核制度,区图书馆总体把控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建立基层管理员上挂培训、中心专业人员下派指导双向机制,落实中心指导员和基层管理员的双向考核,分两条线开展业务指导及考核工作;在资源更新上,由区每年统一安排流通服务专项资金、镇街配套购书专项资金,中心统一采购、统一配送。

二是探索公共文化资源协调机制

为破解北碚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场馆设施、人才队伍、组织保障、财政支撑、制度研究等体系建设不匹配的难题,北碚区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统筹工、青、妇、教育、科学、体育等部门公共文化资源。

——形成组织合力,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深入实地调研,确定了在不改变各部门公共文化场馆设施产权性质、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建立多位一体的财政投入机制,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头建设、重复投入、资源闲置等问题,规范各场馆免费开放管理运行、服务标准。

——形成资源合力,打破部门所有制,消除资源隔膜,共享文化信息、产品、人才等资源,规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岗位职能,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基层文化需求脱节的难题,实现从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到实施主体的具体化相统一。

——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与服务最优配置、服务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资源无缝衔接,通过北碚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大平台,实现部门文化服务资源统筹利用  ,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四、以队伍建设为依托,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

北碚区按照“抓两头,稳中间”的人才培育思路,着力开展公共文化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激发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夯实镇街专业人才力量。

一是建设有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我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优势,与国家“211”综合性大学——西南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首个公共文化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从文化系统、基层镇街中选送了31名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中青年参加为期两年的学习,接受高校研究学者、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专家的指导,学习公共文化发展前沿知识,为创建工作输送一线实践者和指导员,并协议承诺学业完成后必须在文化系统服务不低于5年。本课程班已于20139月正式开班。

二是探索民间文艺团队常态化机制。坚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实行层级管理,加强扶持。各镇街分别采取一次性财政补贴、设备配套或定额补助的方式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我区制定了《民间文艺团队星级评定办法》,启动了民间文艺团队登记备案工作,建立了信息档案库;坚持开展文化指导员培训,调动民间文艺团队积极性,由原来的“送”培训向群众主动“要”培训转变。通过组织民间文艺团队大赛、政府择优购买进基层演出引入竞争,加大城乡互动、镇街互动,促进文艺团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保证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也为各文艺团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刺激民间文艺团队不断地孵化出优秀产品,有利于发现、挖掘优秀资源,增强其自身造血机能。

五、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今年是北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攻坚年,经过全区上下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让我们对如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探索。

一是在数字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处理好数字文化平台与传统文化场馆的关系。数字文化建设是我区创建的重点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数字网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依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条件下对文化的新需求,但数字文化服务不能就此替代传统文化服务,如何找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点,在拓展文化服务空间的同时,传统文化服务方式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升效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关系。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一刀切。我们在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中,更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形成特征明显、凸显区域个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实现特色与标准的有机结合,我们亟需破题。

三是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过程中,如何让专业公共文化研究理论与基层文化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我们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还要进行理论提升,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再用研究理论来指导基层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证理论研究与基层文化活动不脱节,保证先进的、有创新性的理论能为基层实践活动所用,这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