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优秀保留剧目的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山西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0-01-05 13:39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0-01-05

首先,非常感谢文化部授予我们如此巨大的荣誉。由山西省话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立秋》这次作为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之一,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由我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2004427首演至今,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剧组先后深入全国27省区市的83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演出520余场,观众达50多万人次,演出收入突破1500万元。其行程之长、连续演出场次之多、受众面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创造了近年来中国主流话剧演出的奇迹,被专家学者称为“新世纪话剧的里程碑”。今天当我们获此殊荣,要感谢已经故去的陈颙导演和我们这个勇于奉献的团队,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感谢千千万万的观众。

五年多的时间里,《立秋》剧组以平均每年100场的演出场次辗转演出于全国各地。五年间,《立秋》进城市,到山乡,走进了校园,走入了台湾,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走近了千百万观众的心间。

《立秋》创作注重产品意识、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所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立秋》的成功充分说明文化艺术产品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时期必须注重艺术创作规律和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我们创新运作模式,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小平台去占领市场大平台;既注重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更重视观众的口碑效应。我们创新营销模式,从关系情感营销入手,到文化内涵营销突破,再到文化品牌营销辐射。演出中既有慰问场,又有大学生优惠场,更主要在商演场次上下功夫。在已经演出的场次中,商业演出(含集团采购、单位包场)占到了73.8%平均上座率达85%以上,赢得了专家的赞誉,赢得了观众的口碑,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山西省话的职工因《立秋》而得了实惠。

《立秋》从创排之初到演出至今,我们以改革为动力挖潜力、激活力、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地方院团和国家一流艺术家合作的成功之路。《立秋》生在太原,长在山西,成熟于全国,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名不见经传到成为文化品牌,我们一路风雨兼程,像骆驼一样,一点一滴无不见证了我们这个团队的拼搏与努力。

优秀保留剧目改变了以往获奖剧目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局面,用实践证明了主旋律的精品剧目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今天《立秋》成为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之一,更感到了今后责任的重大。我们会更多的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将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消费等元素更加有效地结合于一体,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社会需求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艺术产品。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领导不遗余力的鼎力支持、感谢《立秋》一路走来所有给予关心和支持的朋友、感谢《立秋》团队所有付出辛勤汗水的参与者,感谢文化部将“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颁给我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