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司
政策法规司
改革发展动态第3期
发布时间:2011-09-08 16:51 来源: 编辑:政法司改革办
信息来源: 2011-09-08

 

改革发展动态

  3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198

 

 ※要闻摘报※

刘云山在宁夏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近日在宁夏调研时指出,民族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优势,完全可以使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带动力量。刘云山强调,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更多的文化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文化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要重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新华网95日讯) 

 

※部委动态※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高级研修班开班

  94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高级研修班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开班。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战略的专题报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本次研修班为期一周,将围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等主题开展研讨。(来源:江西日报96日讯)

文化部编发《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百问百答》

    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编写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百问百答》于近日编印下发。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担任该书编委会主任并为该书作序。欧阳坚在序言中指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百问百答》针对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注重从群众中来,提炼了100个问题及其答案,是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辅导读本。(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95日讯)

 

※地方动态※

吉林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在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和第二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周上,吉林文化产业做为一个整体板块亮相,展示了吉林在文化领域的强劲发展态势。近年来,吉林打造了57家文化产业园区和23家文化产业基地,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园区达14家;培育形成了以长影集团、吉林歌舞剧院集团、吉林动漫集团等为代表的骨干文化企业,吉林歌舞剧院集团已连续14年走进央视春晚,吉林歌舞团有限公司创排的歌舞剧《长白神韵》于今年两会期间进京演出;吉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从2006年的3.71%增加至2009年的4.9%,一直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十二五”时期,吉林提出努力打造510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设102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培育510个全国驰名的文化品牌,到2015年,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至6%以上。(来源:中国吉林网97日讯) 

 

※改革聚焦※

山西太原、大同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山西省太原市将文化体制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书记市长亲自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是太原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目前全市有20家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核销了33个事业单位建制、1708个事业编制和106个领导职数。改革极大增强了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由梅花奖获得者胡嫦娥创办的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自主经营实践中,由一团变“一校两团”,演员由70多人发展到260多人,固定资产由100万元扩大到2000多万元,年演出场次由350场增加到1600多场(其中公益性演出占到15%),年收入由十几万元增加到750万元。(来源:光明日报96日讯)

    山西省大同市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完成市县两级文广新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局台分离,组建了新的广播电视台;完成党报党刊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完成10个电影公司、7个电影院的转企改制工作,对尚有资产、可以经营的实行转企改制,对体量小、已不能正常经营的核销了事业单位建制。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大同市歌舞剧院、大同市晋剧院、天镇县歌舞团等5个正常演出经营的院团实施转企改制;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大同市耍孩儿剧团等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团全部成立剧种传习中心;大同县晋剧团、新荣区晋剧团等3个不能正常演出的剧团核销了事业单位建制。(来源:大同晚报97日讯)

 

※数据点击※

湖南长沙文化产业总产出五年增两倍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长沙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0%,分别高于同期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速3.75.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0.0%,高于全省平均值近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4.5%2010年,长沙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各类经营单位发展到56213个,比上年增长12.5%;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94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为2005年的3.1倍;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5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为2005年的3.1倍;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9.4%,比2006年提高7.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2.22万个,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2.3%(来源:长沙晚报96日讯)

 

※基层之窗※

云南宣威文化事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云南省宣威市推进文化富民、乐民、育民,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2008年新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959万元;建成21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投资1395万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宣威支中心和242个村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建成农家书屋313个。二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举办“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周末广场演出100余场,累计观众60万人次;参与组织“杨柳山歌节”、“芙蓉彝族火把节”;与师宗县、会泽县联合举办山歌民歌友谊赛。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齐头并进。举办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排演750个剧目,1270名业余演员参加演出;全市有215支农民业余文艺宣传队活跃在基层农村,年排演节目3800余个。改组宣威市花灯剧团,成立杜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激发内部活力,取得良好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化经营户564户,从业人员2039人,年产值3720万元,年上缴税收450万元。(来源:曲靖日报96日讯)

 

※他山之石※

外国文化产业分类标准

    中国文化产业现行统计的依据是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今年111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开始执行,现行2004年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也必将有新的修订,国外的一些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美国的文化产业泛指与文化和艺术相关的所有商业公司、社会与私人组织机构、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或事业部门的集合,是文化艺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经济体现。英国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与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和艺术等所有文化形式有关的生产活动,包括4个组成部分:⒈文化内容的创作和发源;⒉文化产品的制造;3.文化内容的复制和传播;⒋文化交流。日本将文化产业定义为通过媒体(包括纸介质、磁介质等传统媒介、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和中央服务器)把内容作为产品提供的行业,包括出版书报刊等、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和游戏等活动。(来源:光明日报98日讯)

 

 

 

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

 

主编:叶晓新      责任编辑:荣文汉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