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甘肃
甘肃
甘肃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26 15:4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12-26

    2014年,甘肃省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划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初步建成了具有甘肃省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截止2014年三季度末,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完成总产出73.91亿元,实现增加值46.26亿元,增速32.17%,实现了预期目标。 
    近年来,甘肃省文化系统积极借鉴国内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甘肃省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努力搭建平台,不断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融合发展。目前,全省文化企业已达9000余家,成为提升全省产业结构的新亮点。 
    一是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省69个重点项目入选《2014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扩建项目、庆阳民俗香包刺绣生产基地建设2个特色项目和甘南州藏族文化千幅唐卡建设、夏河藏文化产业园、卓尼“老坑洮砚”创意文化产业园等8个项目入选2014年度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园区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特数码等3家动漫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动漫认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兰洽会、西部文博会、甘肃文博会,全省共签约项目442个,签约资金达8400亿元。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金昌华夏骊靬影视城、张掖祁连玉文化产业园、临夏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临洮卧龙湾水镇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天水文化博览城等一大批签约项目将陆续开建。目前,全省正在按计划实施的文化产业项目370个,其中重点项目147个。 
    二是园区基地聚集示范作用初见成效。文化产业园区聚集效应显现,吸引了众多小微文化企业入驻发展。目前,我省的7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2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涵盖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敦煌文化产业园、甘肃万博金城珠宝古玩城、庆阳香包产业集群、张掖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和基地,进入省委宣传部评选的文化企业30强,成为各地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创业、成长的摇篮,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今年申报国家级示范园区,文化部已经组织专家进行实地验收,创建成效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三是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今年,甘肃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明确了促进融合发展和对外文化贸易的税务、土地、海关、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通过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基地建设、开展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工程、实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创新项目,有效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例如:南特数码生产的我省原创动漫产品《敦煌传奇》,在省内外部分城市电视台首映成功,同时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华语频道播放,添补了我省原创动漫作品的空白。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型文化产业经营业态开始在我省落户。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努力创建健康绿色上网环境,改善行业形象,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杂技剧《博鳌传奇》、《敦煌神女》,情景剧《天下雄关》在旅游景点驻点演出。“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节会搭台、文化唱戏,带动了社会的文化消费,激活了地方文化产业,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四是文化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向文化部整理上报各类文化产业项目207个,并积极汇报衔接,争取文化部给予倾斜支持。文化部、财政部、工信委、中国人民银行先后联合制定促进文化金融合作、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结合市场登记事权制度改革,调整了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制度,把涉及到文化部门审批的4类、23个事项,全部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了审批手续和环节,有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动漫企业参加文化部、财政部动漫产品评奖扶持计划,引导动漫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甘肃省文化厅)